6月27日上午11时25分,成都城东50公里,川航3U8001次航班腾空而起,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迎来了首航时刻。这一天,“6出2进”共8个进出港航班顺利完成,标志着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成功投入运营。继上海、北京之后,成都成为中国大陆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枢纽机场的城市。四川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分公司总经理张洪刚说,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投运,将为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强化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功能增添强劲动力。
硬核科技成就一流智慧机场
从行李托运开始,旅客就感受到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智慧机场——只需要到自助托运柜台前,轻轻一刷身份证,不到一分钟,行李托运手续就可办好。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为旅客提供自助值机、智能安检线、自助登机等全流程自助服务。“若交运的行李需开包检查,具备证件读取、人证比对等功能的远程开包一体机可实施远程检查,旅客无须返回安检处,避免延误登记。”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分公司机电设备部经理杨建伟说。
不止于此,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旅客还可以享受系列智能服务:智能问询机器人提供交互式语音问答服务;千人千屏的智慧候机厅提供航班信息、时钟天气等精准个性化服务;捷运系统极大减少旅客中转的时间。更便捷的是,旅客可以在空港酒店办理值机、托运行李等业务,免去了拖着行李赶飞机之苦。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运营和空管,也采用了众多全国领先的硬核科技。系统能将跑道从土基至道面的整体性状进行实时采集、统一管理和分析预警,为跑道的运行和维护提供数据支持。全场采用3D驱鸟监控系统,实现鸟情防范智能化。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在北京大兴机场等机场的基础上,做出了一些新的创新和尝试。无数硬核科技的应用,让它成为一个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机场。”四川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天府机场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伍丁说。
“两场一体”打造双国际枢纽机场体系
成都两座机场如何分工?四川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民用航空局印发的《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创新提出“两场一体”运营模式,即两座机场一体化规划、一体化建设、一体化管理和一体化运营。
据四川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两座机场将构建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枢纽机场体系:运营初期,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为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的主枢纽,承担客运和货运的核心枢纽功能;双流国际机场为主要服务国内点对点商务航线的区域航空枢纽,同时保留国际口岸功能,保障地区航线、国际公务航空业务和国际备降航班。
“从投运日开始,航班将陆续从双流机场向天府机场转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分公司航空市场部副经理陈杨说,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将通过四个航季完成转场。
据介绍,投运日至7月13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将开通北京、上海、广州等商务干线,拉萨、三亚、迪庆等热门旅游航线。7月14日起,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将提高北京、上海、杭州等商务干线频次,同时新增丽江、桂林、北海等文旅航线,每日计划航班量达271架次。到2023年3月25日第四航季全部转场完成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日均航班量将达到1138架次。
形成西部开发开放的新动力源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本期建设“两纵一横”3条跑道、241个机位、71万平方米的航站楼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同步建设空管工程、供油工程、航空公司基地以及邮件处理中心,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6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30万吨的需求。
按照远期规划,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将建设“四纵两横”6条跑道、14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2亿人次、货邮吞吐量280万吨的需求。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是国家‘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最大民用运输枢纽机场项目,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投用的最大民用机场,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伍丁说。
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重要的四极之一,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一道,协同推进建设面向世界的四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
专家指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投运,将极大改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对外交通条件,强化与外界的联系,重塑中国区域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有利于建设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引领西部地区开发开放、扩大辐射范围、突破地域限制、增强高端要素集聚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陈杨说,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将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国内“双循环”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新发展需要,借助欧亚航路中点的地理区位优势和潜力巨大的腹地市场,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成都至欧洲、东南亚等航线优势,强化国际中转枢纽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