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十年擘画亚欧陆运新版图,跨境铁路
2021-11-08 14:25:06
累计开行突破4万列,运输各类商品五万余种,合计货值超2000亿美元,通达欧洲23个国家的174个城市……作为“一带一路”示范和典型项目,中欧班列开行十年来,不仅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动力支撑,为沿线各国带来普遍的贸易红利,也成为助力中国品牌走出国门的铁路运输“大动脉”。
中欧班列线路示意图
国际运输通道变迁和运输方式变革正在深刻影响着全球贸易格局。
两千年前,一列列驼队满载着东方的瓷器、丝绸和茶叶一路向西,张骞、班超先后从长安、洛阳出发,经河西走廊抵达西亚和地中海各国,打通了横贯欧亚大陆的“古丝绸之路”;两千年后,在张骞、班超曾经走过的路上,取而代之的是火车的轰鸣声——一条条铁路托起了中欧班列。
开行十年来,中欧班列规模快速增长,从最初的每年17列,增长到每年超万列;运输商品种类,从最初的电子产品,拓展到汽配及整车、化工制品、机械设备、医疗器械以及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家居、服装等五万多个品种;年度运送货值从不足一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近560亿美元。
作为“一带一路”示范和典型项目,中欧班列不仅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助力中国品牌走出国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动力支撑,也为沿线各国带来了普遍的贸易红利。
推动西部地区产业升级
中欧班列,是依托亚欧大陆桥,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班期和全程运行时刻开行,运行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集装箱等铁路国际联运列车,是深化我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
自2011年开行以来,今年已是中欧班列开行的第十个年头。
10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在介绍“一带一路”建设情况时表示,中欧班列持续保持高位运行,已连续17个月单月开行千列以上。
孟玮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44948列,运送货物405.7万吨。其中,今年1-9月开行11299列,运送108.8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29%、37%。
而在十年前,第一列中欧班列“渝新欧”的诞生,则源于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迫切需求。
深居西部内陆腹地的重庆,距离出海口和边境线均有两千多公里。重庆的产品出口,要么经过长途跋涉,运送到东部沿海地区走海运;要么通过空运,但费用极高。漫长的物流周期和高昂的运输成本,让不少投资者望而却步。
为破解困局,重庆将思维和视野向西投射,“渝新欧”班列应运而生。这是一条全长11179公里,由沿途六个国家铁路、海关部门共同协调建立的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它从重庆出发,经西安、兰州、乌鲁木齐,从阿拉山口口岸出境,将重庆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紧密相连,使我国西部地区与欧洲的时空距离从40多天缩短到15天左右。
最初,横亘在“渝新欧”面前的是一道道难题——货物到每一个国家都要开箱检查,手续繁琐;沿途温差极大,极端时上下可达70摄氏度,不少产品无法承受;运输安全也是货主们的一大担忧……在这个过程中,“渝新欧”经历了一次次成长:通过与沿线国家沟通,实现海关互认;为解决低温难题,研发出保温材料;为保证运输安全,研发出集装箱卫星定位跟踪系统。
“渝新欧”班列的开通,使西南地区得以直接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吸引了数百家全球电子信息上下游企业安家落户。
据统计,重庆累计引进外商投资超千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半数以上落户重庆,中欧班列带动重庆外向型产业实现年均30%左右的增长,团结村口岸外贸集装箱处理量年均增长10%以上,助推成渝地区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
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两亿元,支持郑州、重庆、成都、西安、乌鲁木齐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
作为示范工程建设城市,成都不断完善“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高效集疏运体系,2020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总额达2454.9亿元,同比增长24%;古城西安则通过“长安号”中欧班列构筑起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吸引了国际贸易、跨境电商、多式联运、金融服务等新兴业态集聚发展。
让中国品牌世界共享
2018年11月,全国首个以吉祥物命名中欧班列“兵兵号”顺利发车
为优化整合班列运营,促进内部良性竞争,拓展物流服务平台,2016年6月8日,中欧班列统一品牌正式发布启用,当天,统一品牌和标识的中欧班列分别从重庆、成都、郑州、武汉、长沙、苏州、东莞、义乌等八地始发。
中欧班列品牌标识以具有代表性的缩写英文字母为基础元素,以奔驰的列车和飘扬的丝绸为基本造型,巧妙的将中国铁路路徽、中国铁路英文缩写、快运班列英文字母相融合,以中国红、力量黑为主色调,既突出了铁路特色和国际元素,又突显出中国铁路稳重、诚信、包容、负责和实力的品牌形象。
随着品牌标识的统一和各省区中欧班列有序开行,越来越多的优势特色产品开始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品牌的代名词。
2016年9月,青藏高原首趟中欧班列发出,运行12天后,抵达位于比利时的欧洲第二大集装箱港口安特卫普,这趟中欧班列共44个标准集装箱,主要运输藏毯、枸杞等青海特色产品,有效盘活了青藏高原有机农牧产品、药材、民族手工艺品等特色资源,是该地区富民兴藏、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的重要举措。
2017年6月,一列载有电子元器件、日用品、服装、机电产品和中国编钟的X8017/8次列车从武汉开出,经汉丹线、焦柳线由阿拉山口口岸出境,驶向德国汉堡。这趟班列有一个40尺集装箱,装载着湖北省歌剧院的编钟、服装和舞美道具等867件文化演出用品,用于将在柏林进行的《编钟舞乐》演出,这是“国宝”编钟首次搭乘中欧班列前往欧洲。
2018年9月,一列装载景德镇陶瓷、茶叶等产品的集装箱货物列车从江西景德镇驶出,前往俄罗斯莫斯科,这是“千年瓷都”景德镇的瓷器和茶叶首次搭乘中欧班列走出国门。
“齐鲁号”亚欧班列则东联日本、韩国,西接中亚、西亚和欧洲的海铁联运国际物流大通道。初期输送货物以山东日用品、服装、小商品等“小散杂”的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后来运送的海尔白色家电、长城哈弗汽车、中国重汽自卸车、潍柴动力发动机、国产激光切割机等大型机械设备则备受海外市场热捧。
2019年10月,首列义乌-列日中欧班列抵达比利时
此外,河北的汽车配件、自行车及配件、服装鞋帽,四川的智能家电、电子产品、机电产品、蔬菜花木,陕西的日用百货、机械设备,新疆的树脂、番茄酱,甘肃的装饰布、电熨斗、餐具、镜子等地方特色优势产品,也通过中欧班列源源不断地发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为支持外贸企业“走出去”,各地铁路部门还针对不同企业、不同行业推出了定制班列服务:在江苏,徐州班列开行过徐工机械供应链班列、木材专列,苏州班列开行了自贸区和跨境电商专列;在山东,海信、海尔、山东临工、中国重汽都曾搭载企业定制班列将产品运送至中亚、欧洲;在浙江,义乌班列则开行了全国首趟驶向欧洲的玩具专列。
中欧班列的统一序列和网格化物流体系,将更多的中国品牌运送到“一带一路”沿线各国。
全球抗疫的“中国担当”
中欧班列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配套基础设施,在疫情期间对保持中国与欧洲互联互通,提振世界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
去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世界各国经济都受到重创。在海运、航空出现不同程度减运的情况下,国际供应链一度面临中断的风险,而隆隆的钢铁驼队肩负起“生命通道”的神圣使命。
疫情发生后,全国发往欧洲的国际邮件一度积压超过1500吨,中欧班列对原计划通过北京、上海、深圳三大国际互换局以空运方式寄出的邮件进行了紧急疏运,搭载着服装、玩具、电子产品等上万种跨境电商货物的重庆、义乌、广州中欧班列国际邮包专列持续运行。
2020年,仅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就通过中欧班列发运了1000个集装箱,同比增长200%,解决了由于海运、空运不畅面临的违约风险。
与此同时,为满足国际防疫物资运输需求,中欧班列发挥国际铁路联运优势,对防疫物资快装快运、应运尽运。
防疫物资乘中欧班列运抵德国
国家发展改革委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欧班列共为欧洲20多个国家的90多个城市运送防疫物资939万件,合计7.6万吨,主要发往意大利、德国、西班牙、波兰等国,再从上述国家分拨到更多欧洲国家。成都、义乌、西安、武汉等地开行的防疫物资专列,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今年以来,国内疫情有所缓解,但对亚欧各国防疫物资的运输仍在继续,1-9月份累计运送防疫物资1302万件,共计10万吨。常态化开行的中欧班列,已成为亚欧各国疫情防控的“补给线”。
“中欧班列支援沿线国家抗击疫情,助推全球经济复苏与发展,传递出守望相助、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抗疫和提振经济输送了‘中国力量’。”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说。
沿线国家共享贸易红利
随着中欧班列覆盖面积不断扩大,欧洲内陆国家物流利用率也大幅提升,特别是为中小企业提供了经济快捷的运输方式,使俄罗斯、波兰、德国、荷兰等国的木材、粮食、畜牧业副产品有了更广的销路。
然而,由于中欧贸易不平衡、海外客户认知度不高,回程货源短缺一度困扰着中欧班列的发展。
“回程货源短缺,有客观原因,也有海外布点较少、市场开拓力度不足等主观原因。”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亚欧大陆桥物流分会副秘书长车探来认为,推动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以及国内班列运营平台等有资质的央企“走出去”,加大回程货源组织力度,让货值高、时效要求高的货源对中欧班列形成路径依赖,是解决回程货源的有效途径。
得益于疫情期间的高效运行,中国产品在顺利“走出去”之后,国外产品也得以“走进来”。
去年8月,装载俄罗斯原装进口小包装葵花籽油的中欧班列抵达石家庄,此后,俄罗斯的食品、德国的机械、法国的红酒、中亚的有色金属,都通过中欧班列直接运抵,进入超市柜台、企业生产车间,实现河北中欧班列的返程常态化运营。
今年9月,满载服装鞋帽、玻璃器皿、汽车配件、精密仪器、太阳能板、家具、日用品的“上海号”中欧班列从上海出发,驶向德国汉堡;十天后,载满智能真空喷射冲洗系统、钢鼓、氧化铁、尼龙及大型环卫车定位仪、核磁共振仪器配套设备从汉堡返程,参加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今年10月,在满载价值约350万美元机械设备、生活用品的“齐鲁号”中欧班列从青岛驶向莫斯科的同时,另一列满载1100余吨乳清粉、脱脂奶粉的“齐鲁号”中欧班列从白俄罗斯返回青岛,标志着山东中欧班列实现了同日开行去、回两趟班列。
针对“去回不均衡”问题,江苏省班列公司一面加快境外机构和物流配套网点布局,共享使用德国、荷兰、意大利、俄罗斯、波兰等国的配送网;一面加强与新华报业、苏美达、苏豪等江苏企业的对接,积极开发红酒、汽车配件、纸浆等回程货源。如今,江苏班列回程数量已实现明显增长。
浙江义乌西班牙进口商品馆负责人金海军介绍,以前西班牙最好的红酒产区里奥哈产区出产的威邦帝国牌红酒,一直苦于没有销售渠道;义乌到马德里的中欧班列开通后,物流时间从近两个月缩短到十几天,这款红酒也被中国采购商销售到中国各地乃至日本,年销量达到两亿瓶。
此外,在重庆“一带一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有相当一部分商品是搭乘中欧班列而来;在郑州的中欧班列线下商城,德国纯牛奶、比利时巧克力、法国红酒已成为当地居民的传统消费项目。
从物流体系到民心相通
如今的中欧班列,已从最初的“渝新欧”一条线路,拓展为西、中、东三条通道,分别从新疆的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内蒙古的二连浩特,以及黑龙江的满洲里出境;国内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行,境外通达欧洲23个国家174个城市的物流配送网络。
《“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经济、高效、便捷、绿色、安全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并从打通堵点、扩能改造、完善线路、辐射周边四个方面,为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深化沿线国家经贸交流合作构建了崭新的发展格局。
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规划建设,对西部地区产业升级、提振全球经济有着重要作用。中欧班列作为亚欧大陆铁路运输的“大动脉”,则是搭建新型国际供应链、拓宽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关键。
在此背景下,中欧班列进入从“增量”向“提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世界经济部部长徐占忱认为,中欧班列在已有各国铁路基础上通过创新合作,形成横跨亚欧大陆的庞大物流系统,是从“联”到“通”的过程;中欧班列的高质量发展,则是从“通”到“顺”的过程,未来需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卡点”、“堵点”设施改造和能力建设。包括国内霍尔果斯、二连浩特口岸的扩能改造,国外新场站建设,提高口岸的通过能力;解决好集装箱回运不足“一箱难求”问题,提高不同轨距段换装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二是推进“集”“疏”平衡。国内段要加快集结中心建设,形成有层级的集货网络体系;欧洲端在集货方面进一步开拓市场。
三是推进中欧班列数字化建设。通过搭建数字化平台,实现铁路、海关、集装箱和客户信息的快速交换与共享,推进单、证、货、信息标准化。
四是推动平台公司向综合物流服务公司转变。
五是在疫情得到控制的条件下开创旅游班列,推进亚欧各国文明互鉴,实现民心互通。
“未来的中欧班列,将成为一条基础设施完善、去回平衡、更具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价值的国际物流链。”车探来认为,它将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跨境铁路 | 国际快递 |
---|---|---|---|
空运价格查询 | 海运价格查询 | 铁路价格查询 | 快递价格查询 |
我的物流 | 起始地 | → | 目的地 | 45+ | 100+ | 300+ | 详情 |
---|---|---|---|---|---|---|---|
国际空运 | 深圳空运 | → | 迪拜 | 30 | 25 | 20 | 查看详情 |
国际海运 | 广州海运 | → | 南非 | 26 | 22 | 16 | 查看详情 |
国际快递 | 上海快递 | → | 巴西 | 37 | 27 | 23 | 查看详情 |
跨境铁路 | 宁波铁路 | → | 欧洲 | 37 | 27 | 23 | 查看详情 |
多式联运 | 香港快递 | → | 南亚 | 30 | 27 | 26 | 查看详情 |
2025-01-10
2024-08-22
2024-08-22
2024-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