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进行时,专家建议共建全球超级航运枢纽,国际海运
2022-12-16 09:22:54
新旧动能转换之际,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实现产业升级?在国家战略和《南沙方案》的背景下,大湾区如何重振经济增长?
近日,以“世界大变局:共生与重构”为主题的国际金融论坛(IFF)2022全球年会在广州南沙举行。广发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产业研究院院长沈明高在4日下午的圆桌论坛上表示:“在目前的阶段,国家已经进入了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换句话说,我们认为后房地产经济时期已经到来,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未来可能会持续低于GDP的增长速度。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新的动能主要还是来自两个方面:消费和制造业升级。”
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约12.6万亿元。当前,大湾区正在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制造业升级是一个重要方向,将对大湾区实现经济增长提供重要动力。
制造业如何升级
“从提高增长质量的角度来看,制造业升级是大方向,广东有产业链规模优势的产业。”沈明高说,从制造业或者从硬科技的角度来看,基本上是三大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机械装备、汽车,此外能源化工也有一定的优势。
小马智行2016年年底成立于美国硅谷,在2017年就把中国总部落在广州南沙。小马智行副总裁、广深研发中心负责人莫璐怡表示,2018年12月,小马智行在南沙部署了全中国第一个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的服务,从去年开始在北京、广州的自动驾驶车辆陆续拿到了无人化测试的许可。在商业化上,今年4月份,小马智行的自动驾驶车辆拿到了广州南沙出租车运营许可。
“过去的五年,是整个技术发展重要的阶段,随着政策的逐步开放,让我们有机会把技术带到公开道路上做验证,而接下来的五年,是非常重要的产业化转型期。”莫璐怡期待,在国家战略以及《南沙方案》的支持之下,可以针对整个产业化和商业化的进程进一步发力。
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是粤港澳合作发展的三个重大平台。6月14日,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郭兰峰在6月2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南沙区位条件优越,发展空间广阔,产业基础坚实,粤港澳三地合作开发意愿比较强烈,具有推动粤港澳全面合作的独特优势。
广州南沙开发区管委会秘书长欧阳刘兵在圆桌论坛上介绍,南沙区全域面积803平方公里,可开发建设面积超过240平方公里,目前开发强度23%,预计到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将实现重大跨越,经济总量将达3000亿元,面积约23平方公里的三个先行启动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争取形成一个5000亿级、三个千亿级、若干个百亿级的产业集群,大湾区产业新高地加速形成,发展引擎作用日益增强。
第一财经从圆桌论坛上获悉,普华永道正准备在广州南沙设立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咨询业务总部,欧盟科技创新加速与投资平台BIC EURONOVA(比爱西)也准备在大湾区开展业务及运营。
比爱西大中华区总裁联合国项目署高级顾问甘露表示,目前最先关注的是未来产业,比如元宇宙、再生能源、再生医学、空天技术和海洋产业,依托BIC在欧洲和全球范围内的资源,能够以未来产业发展重点牵引国际国内的资源,助力南沙打造科创平台,发展高技术的产业、产能平台,推进国际化高端人才的聚集。
具体而言,产业升级如何落地?
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委员会委员、广东市场主管合伙人王斌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是构建适合市场主体发展的营商环境,包括最基本的商事登记便利性、商务办公场所供给度、产业政策配套的落地性,以及该产业创新发展所需要的生态环境。比如,南沙在智能交通、自动驾驶和新能源汽车制造方面聚集了大量企业,可以考虑打造一个智慧交通、车路协同的完整产业生态试验区,从而形成产业发展的优势。
其次,打造与国际规则对接的营商环境,这并非简单地引进海外的商事规则,而是在充分运用成熟经济体市场规则的基础上打造适合南沙产业发展、有利于产业国际化的开放型营商环境。最后便是人才吸引,不少产业升级都是以国际化为基础的,具有产业人才国际化程度高和产业市场国际化布局广两大特点。
沈明高则认为,科创是一个重要的方向,风投创投机构在不同区域的相对集中度比较高,比如深圳91.4%的创投机构集中在南山区和福田区,广州则集中在黄埔和南沙。从这个角度来讲,南沙有可能通过“科技+资本”的形式来提升区域的竞争力,特别吸引创投机构的入驻。
共建全球超级航运枢纽
改革开放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高速发展,产业链供应链配套生产性服务业高度聚集,为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的崛起提供了基础。
国际金融论坛执行委员、国新国际常务副总经理余利明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中国内外经济循环的战略支撑区域,规划上强化国际航运功能,不仅是大湾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提升国家全球资源调配能力的关键所在。
当前,大湾区港口群中,广州、深圳、香港、珠海、东莞、惠州6个港口已迈入亿吨世界大港行列,深圳、广州、香港集装箱吞吐量在全球前十中占据三席。余利明认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国际航运网络不断完善,大湾区港口群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迎接机遇的同时,挑战也不少,大湾区港口群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持续增大。
余利明说,制造产业转移给大湾区港口群带来了市场基础和未来增长的不确定性。大湾区人工成本大幅度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空间日益变窄,低端产业引发的环境问题难再承受,所有这些问题客观上促使珠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推进。
在制造业产业转移的背景下,余利明说:“大湾区不管是深圳、广州还是香港,目前缺乏水深20米以上的深水港,难以全天候无条件接纳超大型集装箱船舶,与制造业产业转移产出的国际中转货源失之交臂。”
另一方面,大湾区各个城市从各自发展角度出发,早已形成一城一港的局面,随着产业升级转型的需要,港城功能冲突难以避免。
余利明认为:“面对大湾区体量巨大的港口群,如何进行结构调整,必然成为战略性议题和长期性任务。规划大湾区共建辐射全球的超级航运枢纽势在必行。”
余利明建议,超级航运枢纽由大湾区港口城市共同拥有,行政上以香港自由港模式管制,业务上依托大湾区港口运营商市场化运营。
具体来说,大湾区港口城市共同拥有,避免了地权上划分给单一城市管辖的冲突,在各城市达成利益与权利共识的基础上,能够以股份公司制方式共享超级航运枢纽。行政上以香港自由港模式管制,香港的竞争优势可以得到充分发挥,比如成熟的市场制度与法商环境,低成本的离岸金融产品与服务,全球顶级城市品牌和影响力等。而业务上依托大湾区港口运营商市场化运营,目的是促使大湾区在港口群存量业务与超级航运枢纽增量业务之间有序进行过渡、转化和调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国际空运 | 国际海运 | 跨境铁路 | 国际快递 |
---|---|---|---|
空运价格查询 | 海运价格查询 | 铁路价格查询 | 快递价格查询 |
我的物流 | 起始地 | → | 目的地 | 45+ | 100+ | 300+ | 详情 |
---|---|---|---|---|---|---|---|
国际空运 | 深圳空运 | → | 迪拜 | 30 | 25 | 20 | 查看详情 |
国际海运 | 广州海运 | → | 南非 | 26 | 22 | 16 | 查看详情 |
国际快递 | 上海快递 | → | 巴西 | 37 | 27 | 23 | 查看详情 |
跨境铁路 | 宁波铁路 | → | 欧洲 | 37 | 27 | 23 | 查看详情 |
多式联运 | 香港快递 | → | 南亚 | 30 | 27 | 26 | 查看详情 |
2024-11-27
2024-11-01
2024-11-01
2024-10-16